图书工作室 讯:
不过,中国自废科举兴新学以来识字率年年下降的市场环境,对于广大没有教辅书财务后盾的中小书店并不友好,它们也常常处于勉力维持、风雨飘摇的状态,稍有经营问题便难免关门。 如著名的新月书店,1920年代由徐志摩、闻一多等多位文艺名流出资创立,被梁实秋回忆为「黑黝黝的一间屋子」,以不主动搭理顾客而给人印象深刻,结果因徐志摩盲目透支银行资金而陷入困境,徐1931年意外死亡后被商务印书馆接管。

胡适《白话文学史》是新月书店的销售王牌,数年重印六版,据新月其他书目推测,每版约一两千册 《孽海花》作者曾朴1926年于上海创立的真美善书店,一度也广受本地文化人欢迎,甚至成为聚会沙龙,结果5年后便因为外地合作方款期过长而遭拖垮。
被萧乾誉为「半部文学史」的北新书局,创业不久便开始投资纱厂之类的多种经营,结果因拖欠八千多元版税被鲁迅请律师。1930年代又因出版《小猪八戒》被教徒抗议而遭查封改名,干脆转向教科书和童书市场。
事实上,即使是教辅书市场也不乏风险——它是各大书店常年恶性竞争的主战场,商务1923年推出的顾颉刚编《中学用本国史教科书》,就因为略写盘古、三皇五帝等内容并加以「所谓」二字,被中华书局向政府举报「数典忘祖」,致使其遭到查禁。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科书 除了政审,政府课纲的调整也可造成大量作废课本存货砸在书店手中,1934年世界书局便部分因此陷入危机,靠国民党元老李石曾注资才得以存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