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1)深度文献检索
使用必要的检索方法和技巧,逐层次检索和阅读文献是验证、完善选题事半功倍的好方法:①系统检索浏览国内外文献,可以全面了解国际、国内对拟定选题的研究、报道现状,从而进一步评估选题的优势、不足和适用性,并可以为确定选题的写作框架和写作重点提供相应的信息。②检索行业竞争期刊,可以发挥比较优势,为选题找到差异化的创新点和竞争优势,使选题特色更为突出。逐级递进的网上文献检索有利于保证选题的前沿性、科学性和严密性。例如,笔者在浏览2003年国际知名的综合性期刊《柳叶刀》杂志时,发现了《疫苗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证据在哪里?》这样一篇具有一定新颖性的文章,之后经过层层文献检索,逐步确定了这个选题对于综合性医学期刊的适用性和可行性,确定了《自身免疫疾病与疫苗接种预防感染》的选题。该选题形成的文章将疫苗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性的权威医学进展介绍给广大读者,获得2004年北京市科技好新闻奖[1]。
(2)咨询行业人员
期刊编辑应该随时与行业人员保持经常性的密切沟通,充分利用与专家、作者、读者的每一次电话、邮件沟通和会面机会,征求行业人员对初定选题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不断修正、完善选题。当然,不同来源的意见具有不同的代表性,期刊编辑需要予以辨别和分析。这样做既可以充分了解不同意见,又能够排除小众意见的干扰,确保选题的质量。另外,在论证选题的同时,与行业人员的沟通交流,往往还会产生新的选题思路。
(3)征求编委意见
建立一支与期刊关系密切、可以承担期刊重要学术工作的核心编委队伍,对期刊的选题工作至关重要[2]。编委了解期刊,了解学科,作为期刊学术把关专家,他们对选题的评估意见非常重要。因此,期刊的重点选题都应该履行编委评估程序,具体可以采用编辑一对一的直接咨询方式,也可以召开选题会,集中对选题进行评价。
(4)编辑部决策
科技期刊一般都由主编和编辑部最终决定选题,这样可以保证期刊内容的统一性和整体性,有利于形成相对固定的风格和特色。各方面的选题信息来源和论证手段都为主编和编辑部的最终决策服务。主编和编辑部最终不仅决定选题的取舍,还要规划出选题的写作框架、写作重点和写作要求,并根据具体的选题设想,提出作者的遴选标准或初步人选,使选题与下一步的组稿环节有效衔接。
上述四个层次的选题评估论证是相辅相成,逐层递进的,文献检索环节侧重于对选题的理论评估,咨询专业人员或编委侧重于对选题质量的检验,主编和编辑部最后决策侧重于对期刊的整体内容规划。论证过程中要注意主观分析与客观评价相结合,例如,编辑部可以制订评估选题的规范化量表,通过国际权威文献的报道情况评估选题的前沿性,通过与国内同类杂志的比较评估选题的竞争力,依靠专业人员或编委评估选题的实践需求度和适用性。编辑部根据期刊读者需求和选题重点,对上述各项指标加权评分,依据评分将待定选题分级,有利于选题的优化、决策和评估编辑工作。当然,对于经验丰富的编辑,已经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了良好的选题感觉,往往通过经验便可以准确把握选题,但适当的客观评价更有利于选题工作的标准化。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