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请扫二维码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冰河图书工作室 >> 联系我们 >> 【出版资源】 >> 【出版人物】 >> [专题]『书业观察』 >> 正文

天地恒久有物则  筚路蓝缕启山林——柳斌杰纵谈新闻出版改革

[ 来源:佚名    点击数:9434    时间:2005/9/2    编辑:冰河文化
冰河文化图书策划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编辑组稿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加工修订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图书插画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个人出书业务介绍

 

 

图书工作室 讯:

  第四,转制之后企业的发展方向问题。转制以后企业基本上都要按照市场规则去运行。从我们新闻出版业来说,也要对转制以后的企业开辟发展的道路,主要就是鼓励兼并、重组、股份化,鼓励企业在经营产品的同时也经营资产。让它在市场竞争中尽快做强做大。在转制企业就要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的时候,国家要制定一系列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在这次试点中,国务院已经出台了十几条政策,保证转制以后的企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五,企业本身的问题。转制以后的企业要制定发展的规划,特别要明确企业发展的思路和战略。尤其是转制以后进行公司制的改造、准备上市融资的这些单位,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思想和战略,通过股市募集的资金要做什么,发展什么,这是一个前提条件。总的原则是发展主业,壮大主体,在关联产业上下功夫,始终保持新闻出版业的主导地位。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转制以后的企业到底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很多同志关心转制后的新闻出版企业到底是归谁管?总的体制是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业自主经营。“自主经营”是企业和事业的根本区别。转制为企业以后,它就是一个市场独立的主体,它归市场来管,在市场主导下来发展,不隶属于任何一个单位,不由任何一个部门来单独管理。那么国家怎么管理?国家像管所有的企业一样,出资部门管人管资产,税务部门来管理你的税务,工商部门来管理你的工商登记,新闻出版部门来管理你的业务。该管什么就管什么,但是这个管理是依法管理的问题,不是一个隶属关系的概念。出版企业是一个单独的市场法人主体。目前规定转制企业以后,党政关系维持不变。

  记者:您对于出版业改制的一番妙论让我茅塞顿开,大有跃跃欲试之感。但是,任何改革都需要付出代价,转制过程中带来的产权关系问题、事业体制下积压的库存、不良资产和不良债务问题、人员安置和分流问题、企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问题等,如一个个烫手山芋,摆在出版人面前。如何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如何在市场经济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如何能把握机遇,在改制大潮中乘风破浪?一言以蔽之:转制过程中的难点是什么?

  柳斌杰:这些问题问得好!很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我认为:首先,是一个观念问题,就是思想观念的转变。我们现在正在从业的一大部分人,主要是在计划经济的事业体制下培养起来的,所以比较熟悉事业单位体制运行的这一套规则。管理部门也是比较熟悉用行政手段来管理的这一整套办法,所以我们当前有一个转变观念的问题。其中不要过分夸大新闻出版业的特殊性,而否定它的一般性,新闻出版产品的特殊性,就是它是一种文化价值观,它有某些意识形态属性,而它的一般性,恰恰是它是一个产品,它的生产、加工、制造、包装、上市,都和其他任何产品没有两样,而我们对这一点并不十分了解、并不熟悉。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整个新闻出版业远离了市场、远离了群众,发展的前景越来越不明确,对于国内外的严峻挑战没有应对能力。这就是因为我们没有从思想观念上进一步解放自己,继续沿用市场经济没有建立之前、我们在新闻出版行业形成的一些旧的思想观念和办法来处理新问题。所以要转制,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计划经济那一整套思想、束缚下摆脱出来。

  第二个问题就是产权关系问题。新闻出版业过去要求是单一的国有投资,而事实上,很多单位的国家投资很小,大部分是在自身经营、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有一些报刊还吸收了一些其他的资本。那么到了改革的时候就碰到了这个问题,我们这个出版社、我们这个报社、我们这个杂志社拥有的资产到底是谁的?按照法律,现有的新闻出版单位无论以何种方式形成的财产都是国有资产,国有资产就要按照国有资产转制的一套规则来进行,这个是大家感到比较困惑的问题。在试点单位中也碰到一些报社、一些杂志社、一些出版社吸收了其他各方面的资本,而在转制过程中,完全作为国有资产,他们觉得心里就很不平衡。这个问题,我想大家应该这样看,就是在我们现在说的由事业单位转为企业的过程中,我们是作为一个国有事业单位转为国有企业,所以全部资产进入企业这是正确的,是符合我们国家现在的财政管理规定和法律规定的。对于企业本身的利益和对于职工的利益怎么体现,那就要在下一步进行股份制改造的时候,体现为企业的法人股或者是职工的自然人股。通过它的股份制改造来体现职工或者企业本身的利益。这样我们就把这两次转制的不同要求分开,减少了第一次转制的难度,这是对财产认定的问题。那么对财产在转入企业以后处置的问题有两种情况。一种就是组建为企业集团的,只要符合国家条件,政府就可以通过授权资产经营、委托企业来经营它这一部分资产。很多小的出版单位也要求资产授权经营,这个从法律来讲是不可能的。为什么?资产授权经营是有条件的,按照我们现行的法律规定,资产授权经营有这几个基本条件:一个是要具备一定规模的大型集团,集团必须有核心公司,核心公司的注册资本不能少于5000万元,核心公司以外至少要有五个以上的独立法人企业,这五个以上的法人企业加起来的注册资本也不能少于5000万。也就是企业集团必须在1亿元资本以上才能取得资产授权经营的资格,这是第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是要有很好的经营业绩,授权资产经营的企业,它的平均利润率必须要高于行业的平均利润率。第三个条件,是企业的领导班子强而有力,要具有驾驭市场、开拓市场、占领市场的能力。到目前为止,国家授权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也不过一百多家,主要是集中在资产5亿、利润5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新闻出版行业是作为一个例外,没有按照大型企业集团的这个标准去授权,所以最近也已经先后有一些授权。像国务院已经为中国出版集团总公司授权资产经营,四川省人民政府为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授权资产经营,福建省人民政府已经对福建省新华发行集团授权经营,辽宁省人民政府对辽宁省出版集团已经授权资产经营等。剩下一部分不能授权资产经营的国有新闻出版企业怎么办?可不可以经营资产?这在一般情况下是没有资产经营权的,因为政府并没有授权你经营资产,而只是授权你使用它的资产。这种情况下,要遇到结构调整,要遇到资产重组,要遇到兼并、收购怎么办?按照国有企业的一般作法,要向上级主管资产的部门事先打报告、请示批准,才可以进行资产的重组。

  第三个问题,就是关于人员安置的问题。我们有一部分职工可能在企业结构调整、资产重组的过程中,通过竞争、竞聘没有找到单位,我相信大多数我们这个行业的同志是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的,但确实也要尽量防止有一些人将来失掉了工作。这次,中央也提出了一些思路,就是一般在文化行业进行体制改革过程中不主张使用下岗这样一种概念,确实有少数人因为岗位竞争等等问题造成失去工作机会的人,企业在一定的范围内给予调整,安排其他的工作。因为新闻出版行业主要是些文化人,文化人职业适应的能力很强,和一般工人不一样,工人长期固定在一个岗位上工作,离开这个岗位就没有其他特长,所以就存在着下岗、培训再就业的问题。而文化人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不再用下岗这个办法,而采用其他的办法解决问题。比方说,在一些大城市,文艺团体经过进行股份制改造以后,有的变成了民营的,有的变成了股份制的。其中有一批没有进入工作岗位的文化工作者就转移到其他文化战线上,比如,社区的文化教员,文化馆、艺术馆的文艺活动骨干等。最近,在转制过程中,大家在人员安置方面还提出了一些新的其他的问题。我们也正在作调查研究,准备在下一步全面推行文化体制改革中,继续完善这些政策,将转制过程中可能给相关人员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第四,关于不良资产债务的问题。我们转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企业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但是现在有一些企业在事业体制下过去积压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出版单位库存积压问题,由于过去出库就要上税,很多单位卖不掉的书就不出库,库存积压越来越多;有一些单位有不良的资产,有一些单位有不良的债务,这一次在转制过程中,对于不良资产、不良债务进行一次性的核销。在企业净资产中扣除这些债务、这些负担,由国家来核销这些不良资产,减免不良债务,使企业能够轻装上阵。所以在转制过程中搞清家底、搞清库存、债务、债权是非常重要的。能不能把这些问题一次解决掉,这是关系到企业能不能轻装上阵加快发展的问题。

  第五,就是关于税收、财政政策方面的问题。也有一些同志担心过去作为新闻出版单位可以享受一些财政、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转制以后会不会受影响。我首先回答不会受影响。国家规定,确定在转制为企业的这些新闻出版单位,原来享受的财政补贴继续享受,原来享受的税收减免的政策继续享受。不会因为你转变成为企业的性质,就改变了原有的财政税收的政策,在此基础上国家还出台了一些新的财税政策给予扶持。至于政策能够享受多少年,这要看改革发展的情况。目前确定是在2008年之前是不变动的,至于2008年以后国家的财政税收政策有些什么重大变化,现在还难以预料。

  第六,国家对改制企业的发展方面给不给予支持,给以那些支持?国家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国家确定转制为企业的报业集团、发行集团、出版集团可以以集团作为一个纳税单位,企业里边所有的纳税单位可以由企业集团统一缴纳所得税,作为一个纳税单位,可以在内部盈亏相抵,平衡以后,剩下的部分缴税,这是一项支持的政策。第二个政策,转制以后的企业投资、创办的新的文化企业,5年内是免税的,支持企业在这5年内利用税收支持政策加快发展,尽快壮大起来。国家对文化企业的政策是很优惠的。

  三、发展的五个战略

  记者:“十六大”之后,党中央在新闻出版改革领域采取了重大措施,体现了“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先进理念。您是如何点评这些举措的呢?

  柳斌杰:党中央首先提出新闻出版要进一步贯彻“三贴近”,我觉得这是对以前新闻出版业方向的进一步明确。大家要理解中央提出“三贴近”的重要意义,为什么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就是某些新闻出版产品还存在“三脱离”:脱离了生活、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群众。“三贴近”原则一提出,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也得到了新闻出版业一致的拥护。过去大家常常处于两难的境地。过分地强调意识形态,注意意识形态的宣传作用,失掉了市场、失掉了群众。如果一味地迎合群众、迎合市场,又削弱了对主旋律的宣传,一直是处于这么两难的境地。这次党中央提出贯彻“三贴近”的原则,就给新闻出版的改革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

  接着改进新闻宣传。大家知道长期的新闻宣传总是存在群众欢迎不欢迎的问题。什么原因呢?群众反映新闻中会议太多、领导活动太多,没有新意的讲话太多,大家形容版面上都是领导长篇讲话,电视上都是领导活动。中央高度重视群众意见,所以从2003年“两会”开始就改革新闻报道。在新闻上突出了关心群众热点问题、报道基层生活这样的方向,减少了对会议、对领导活动的报道。所以“两会”新闻报道的转变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紧接着就碰到了伊拉克战争和抗击“非典”这两件大事,中国新闻事业又经历了一次考验。在这个基础上,中央改革了突发事件报道的管理办法,所有的国际、国内的突发事件都应该及时、准确地给予报道,这就促进了新闻的进一步改革,提高了我国新闻报道的公信力。

  接下来做的事情大家也看到了,整顿党政机关的报刊。外界有一种误会,认为我们要砍掉多少报纸、多少刊物,不是这样的。我们这一次针对的目标主要是党政机关的报刊,就是依靠权利摊派发行的报刊,换句话说市场不需要这样的报刊。市场不需要怎么能办下去?依靠党政机关的权力摊派。我们到一个地方调查,一个部门的刊物,依靠行政摊派发行58万份,就是行政摊派发行。后来当地党委决定这种依靠权力摊派发行的刊物可以脱钩进行市场化经营,结果一下子由58万份掉到了2万份,自然就倒闭,办不下去了。这就说明党政机关的报刊依靠行政权力摊派增加了基层和人民群众的负担,所以中央下决心要解决多年解决不了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下决心要解决这个问题,体现了民意。人民日报已经公布的名单有600多家党政机关办的报刊已经撤销,下一步还有几百种要管办分离,或者是划转到一些新闻出版单位去,这是中国新闻出版改革的重大举措,解决了多少年来体制方面的弊端。这是目前在新闻领域改革的一些措施。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台湾媒体专家陈煌:我的期刊实战经验

  • 下一篇文章: 一个美国出版人眼中的美国出版业
  • 策划组稿业务介绍】【设计制作业务介绍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2019年“扫黄打非”十大案件…[4341]
  • 2019阅文女频年度好书榜日前…[14275]
  • 北京阅读季:北京阅读空间漫…[3485]
  • 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2018年…[4810]
  • “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作者…[4249]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员工培…[7025]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华夏银…[6473]
  • 本公司企业出书业务介绍[60881]
  • 科普类读物插画选登(单色灰度…[8422]
  • 健康科普类读物内文插画2[8254]
  •  
     相 关 文 章
  • 审稿要关注大气候[1708]
  • 少儿出版经受住了考验[2481]
  • 抱团取暖 砥砺创新[2535]
  • 易中天:没想到科学家出书也…[2771]
  • 张颐武:丢开功利多读闲书硬…[2766]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0 北京汉图图书公司        站长:冰河        页面执行时间:62.5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