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出版新观察论坛#@快书包徐智明:龙之媒现在的营业额是以前的百分之五十。下降的原因是他的功能都被数字化所替代了,直接阅读网络的了,从生产源就没了。
#出版新观察论坛#@快书包徐智明:如果政府允许所有的场所都能卖书,所有的餐厅所有的服装店都能卖书,都能办经营许可证,这会极大地激发购买,把整个图书市场变得不一样。如果我们不把图书当成一个意识形态,就把它当成一个商品,这事就解决了。
#出版新观察论坛#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莫林虎:我在07年的时候接受了新闻出版总署的委托,研究了欧洲美洲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财政税收。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把图书产业当成了微利产业,低税或者免税。英国一百多年都实行增值税的零税率。美国各个州最高也没有超过10%,法国不超过7%。但也有相反的例子,俄罗斯,他们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免税的,只有叶利钦时代,科学文化教育方面是10%,其他都高达20%,使得购书的人马上少了很多。
#出版新观察论坛#莫林虎:在所得税方面,这些国家对书业都没有特别的优惠。但美国和英国是根据利润分级征收的,小企业税率可能低到10%,大企业会高到20%,这种税率很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出版新观察论坛#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院长助理曹明星:刚才莫老师已经把我们需要做的说得很清楚了,我来提供些支撑。财政税收有三个作用,我们要先来看书店的功能和税收功能的对接。首先,书店是个微利产业,甚至亏本,那么它对财政收入的功能就不会很大;所以对第二个调节贫富差距的功能也不会太大。书业应该免税或者减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