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请扫二维码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冰河图书工作室 >> 联系我们 >> 【出版资源】 >> 【综合资讯】 >> 正文

实体书店的无奈

[ 来源:佚名    点击数:467    时间:2012/12/4    编辑:冰河 ]
冰河文化图书策划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编辑组稿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加工修订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图书插画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个人出书业务介绍

 

 

图书工作室 讯:
网上书店和电子书来势汹汹 新型书店探索经营新路

  近日,中山大道的暨大出版社书店悄然变身便利店,学生们一时惋惜不已。今年广东省新华书店发行网点和利润都在下降。而过去两年,三联书店购书中心店、龙之媒广州店等多家知名实体书店相继结业。曾为几代人的成长提供精神食粮的传统书店,能否逃脱被历史淘汰的命运?

  传统书店现在时

  一家校园书店的谢幕

  9月底,施工许久的暨大出版社书店原址解除了围闭,一家便利店全新开张。便利店里还剩下一个书架,留给原书店放些书。书店负责营销的金经理表示,书店跟便利店合作经营,后者代为销售,从中收取提成。“我们有很大一部分业务搬到了网上。”金经理坦言,实体书店不好做,但他亦表示,“大学不能没有书店,未来有计划在学校里开一家。”

  新华书店的情怀

  作为老牌国有书店,新华书店在许多人心中具有象征意义,但老店的处境同样堪忧。

  今年9月,广东省新闻出版局省教材招投标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赵应良曾向记者表示,2012年广东全省新华书店发行网点跟前几年相比减少了446个。2011年全省新华书店总销售额中教材占了一半,而整体的毛利只有8.7亿元。

  越秀新华书店运营刚满一年时,一楼近1200平方米的店面便被撤,改为对外租赁。店长吴丽冰向记者透露,去年一年的毛利润只有200多万元,剔除大量人工成本,还有水电费用,包括四层楼的物业折旧费,“要赚钱根本不可能。”

  二手书店的无奈

  “小古堂”旧书店坐落车水马龙的新港西路路边,与中山大学隔路相望。沿着狭小的楼梯,记者来到了书店内,不出所料的冷清。成立于2008年的小古堂实体店,前身是2003年的网上二手书店。店主李金亮告诉记者,小古堂“暂时还能赢点利”,如果没有网上销售部分的支撑,“我肯定要关门的。”雇有3名店员的小古堂,尽管暂时有盈利,但过去几年利润率一直在下滑,“为了生存,终有一天我要改变经营方式。”李金亮说。

  网络时代变革时

  购书方式的转变

  在实体书店“以最大让步”打出8.5折优惠价售书时,运营成本较低的网上书店早已开通6折、7折甚至1折专柜,更别提还有送货上门的服务。

  暨南大学出版社的杜编辑认为“受到网络书店冲击是肯定的”。他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实体书店中,一本纸质书的成本除了印刷费用、排版费用、封面设计和装订费之外,还有员工工资、场地费等多项成本,“现在在实体书店,随便一本书,只要在6折以下,都很难做。”

  阅读方式的转变

  刚刚大学毕业的小郭使用电子书已有4年。“2009年,托朋友从国外带回来一部kindle(电子书阅读器),能读到很多原版的英文著作,省钱又便携,最关键是,现在的技术让电子书看起来和纸张的效果一样。”

  “我觉得很多人是因为小时候培养起来读纸质书的习惯,所以现在舍不得纸质书,以后的小孩从小读电子书的话,长大了自然就有阅读电子书的习惯了。”银行职员小曾说。

  陈浩则是一名“手机阅读爱好者”。“现在看很多书,包括小说,都在手机上看,手机天天带在身边,很方便” 他也很久没有买过纸质书,“很多书,尤其是经典的中外小说,网上几乎都有,打开手机随时看,电子书签加下划线着重号,都很方便。就是眼睛容易累。”

  新型书店进行时

  联合书店是香港联合出版集团在内地开设的第一家独资书店,已在中心城区北京路屹立3年之久。书店副经理麦小姐说,“实体书店必须要有充足的客流量,才能支撑一定的营业额。”

  除了铺面的支撑,联合集团还为书店引进了香港书店经营模式,一些未必十分畅销但较有深度的书放在门口,而一些畅销的职场小说青春小说放到最里面。实体书店在价格上无法超越,只能从文化氛围来吸引顾客,这也是不少发达地区新书店的求生方向。

  2011年11月开张的“方所”地处广州繁华地带商场。除了书,方所还经营艺术品、服饰、咖啡,讲座沙龙等文化产品也是方所的卖点。运营总监谭白绢表示“方所本身并不止于书店,还包括了植物、咖啡、美学产品和服饰等业态。”

  实体书店会消失吗?

  “实体书店不会消失,可能是以更多特色的形式保留下来。” 大学教授陈海权认为,实体书店提供的是一种购书体验,“买书的人还是要在书店看看,享受与书共处的感觉。”

  陈海权举例说:“现在的机场还是有很多小书店,因为有特色,目标消费群明确。在国外也是,也有很多做得好的书店,面积都非常大,给你提供地方试读、喝咖啡厅、听讲座。”

  在某出版社编辑杜先生看来,实体书受电子书的实际冲击并不巨大,“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人们不读书,都在看微博、聊qq,信息量太多,人们都停留在浅阅读阶段的习惯。”

[1]

  • 上一篇文章: 浙江大学出版社 探索发展模式定位四大业务

  • 下一篇文章: 传统图书馆遭遇“边缘化”困境
  • 策划组稿业务介绍】【设计制作业务介绍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读了这些书,谁都能写好今年…[3430]
  • 2019年“扫黄打非”十大案件…[6710]
  • 2019阅文女频年度好书榜日前…[16384]
  • 2019图书市场报告发布:新书…[2713]
  • 北京阅读季:北京阅读空间漫…[6416]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员工培…[10166]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华夏银…[9109]
  • 本公司企业出书业务介绍[63784]
  • 科普类读物插画选登(单色灰度…[10839]
  • 健康科普类读物内文插画2[10777]
  •  
     相 关 文 章
  • 中青布鲁姆斯伯里公司成立 首…[1718]
  • 3小时订单破千万!2020浙江省…[1603]
  • 培养阅读力是塑造孩子学习力…[1840]
  • 中少总社“父母学习计划”燕…[1588]
  • 2020年10月中国青年阅读指数…[1620]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0 北京汉图图书公司        站长:冰河        页面执行时间:187.0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