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年轻一代很少有人再像他那样爱书。有一次他回乡演讲,问台下的学生:
有没有人读过《白鲸记》?
有没有人读过《傲慢与偏见》?
有没有人读过白先勇?
《鲁宾逊漂流记》呢?《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答案要么是否定,要么是只看过卡通或日本漫画。
他当然也遗憾,但并不着急。“每一个世代都有他接触世界的方法,他有他的出路。我不相信有某一个世代会完全不读书,大部分说下一代不读书的人都是想提醒别人,他们自己读了很多书。其实我们这一代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读书,只是我恰巧读书而已。我不能这样说下一代,正如我的上一代不能这样说我。每一个世代都有很有劲的人。论机会,比我晚一辈的人远比我有机会,他们当中如果有人像我一样饥渴,他们会比我读得更好。”
詹宏志举了一个例子。初中时学英文,他对照读梁实秋的译本和莎士比亚的原文,发现《罗密欧与朱丽叶》里的一场舞会提到“Lute”这个词,查了梁实秋编的《远东英汉字典》,才知道那是“鲁特琴”,中古世纪欧洲的一种乐器。后来上大学,朋友介绍一本英文图解字典,他偶然翻到“Lute”这一页,看到一张照片,大吃一惊,原来这就是鲁特琴的样子。到了1995年,他有了电脑,买回来一套电子版百科全书,“Lute”词条还搭配了声音信息,一按下去,叮叮咚咚响起来,这就是鲁特的琴声。
让所有的感官认识这个“Lute”,詹宏志用了二十多年。但如果他的儿子再看到这个词,上网一搜便有几千条介绍,形状、声音、演奏者、演奏方法、古谱,要什么有什么。詹宏志说:“你看,他一分钟取得的知识是我20年的所得。”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