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国学课外读物:空间仍在 呼唤新品
在国学教材热闹市场的同时,针对中小学生的国学读本也成为学校国学教育的补充读物并受到关注。华艺出版社副总编宋福江认为,《百家讲坛》众多名家讲解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引爆了目前国学市场的火热,也带来了国学读物经典通俗化的趋势,而这一趋势也同样反映在中小学国学课外读物上。早期针对青少年的国学读物主要侧重在启蒙教育上,如《弟子规》、《三字经》等,而现在还会在内容上增添一些对古文经典的现代诠释,使其更符合现代社会的现实需求,也便于青少年的理解和掌握。
除了这些启蒙读物外,优美的古诗词、琅琅上口的民歌童谣、中国现当代优秀诗歌甚至摘选的国外优秀诗文现在也都成为了国学出版的对象,同时伴以书写、漫画、小卡片、故事等多种灵活丰富的方式呈现。如中华书局2010年出版的《道德经图文本》以图诠释内容,形象直观;万卷出版公司2011年出版的《小小国学故事馆》,将国学读本中的故事抽出来以故事的形式呈现,极大地调动了小读者的阅读积极性。
谈及目前国学教材市场发展的困境,祝安顺表示,经典教育的教学模式没有成形,尤其是可以课堂化的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参和教师培训都没有制度化是最大的发展难点。而找到既有一定的国学修养,又了解儿童需求的合适作者也是一个难点。此外,国学读物的发行渠道不成熟,校本教材也多采取某一地区自行印制的出版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国学教材和读物出版的进一步发展。尽管如此,业者普遍认为国学教材和读物出版总体处于上升阶段,而且目前市场还远未饱和。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