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这部作品的可贵质地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就是“本真”。 首先,它回溯了最本真的历史。好的文学作品从来都是个人和社会历史的融合呈现。《牡丹花正开》修复了人和大历史运行之间的复杂关系,这需要用最本真的态度回到真正的历史当中。 第二,它落到最本真的人心。历史是由人组成的,是由人心推动的,人心的趋向决定了历史如何运行。这部小说记录了中国历史的巨变,在这些巨变中,中国人民的心是向哪里凝聚的?革命、建设、改革是何以取得成功的?这部长篇小说给了一个非常干脆的回答,就是守人民的心是唯一的正道。 第三,它秉持了最本真的叙述。这部小说很好读,没有挖空心思做一些叙述技巧,全是生活里的场景,但每个人物都活灵活现。它不是一味地为历史的方向唱颂歌,而是正视了我们所面临的漩涡、泥泞,保持了生活和历史的本真形态,并揭示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本真过程。 作品塑造了“人民群众中的革命者”文学典型 北乔 作家、评论家,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 
这部作品为我们塑造了陌生而熟悉的人物形象。作者从军人作为战斗者的极致形象中抽身而出,另辟蹊径,关注人民群众中的革命者,这是作品的独特所在。事实上,从革命年代到改革开放,再到现在的乡村振兴,现实生活中有大量军人身份的党员在做群众工作,这样的人物为人们所熟悉,但在文学作品中,将这一形象塑造出来的不多见。在文学形象上,这是陌生的、鲜见的,因而具有独特价值。 这是一个好看的故事。作者进行了大量的采访,来自现实生活的故事是最感人的。作者深度进入生活现场,以亲和的叙述,满怀深情而又极富文学地讲述故事。 小说有一个宏阔的主题——我们党的初心。主人公从战争年代的半革命半生产,到改革开放,再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挥余热,这既是我党百年历程的浓缩性描述,又生动展现了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展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信仰的传承。 以文学的力量激励时代,为当下的人们找到找到精神皈依 叶宏奇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海淀文联驻会副主席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