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馆配商出手促数据对接
在图书物联网概念下,馆配市场将由信息系统带动物流系统,从而带动商流,订单数据采购将成为馆配市场的主流模式,图书馆采到率和采到速度将超乎想象。据了解,人天书店集团和湖北三新都在进行与各出版社之间EDI平台的搭建工作,以实现数据及时对接。
今年夏天,湖北三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旅黄考察了十余省的200余家图书馆后,提出数字化战略,宣布公司在夯实纸质馆配的基础上,向电子书馆配商转型,力邀众出版社与其进行EDI数据对接,加盟其数字平台。
致力于做“全国大中盘”的人天书店集团,在全国出版物馆配馆建交易会上正式发布了中国可供书目数据交换平台和人天数字图书馆电子书平台,目前前者收录的 图书品种超过110万种,与660余家供应商展开合作,进行EDI数据接口的对接,试图做到在统一标准下的数据交换。人天数字图书馆电子书平台由人天提供 平台系统、技术服务、数据加工与销售渠道开发,出版社提供内容,通过人天和中盘联盟的销售渠道,覆盖全国馆配市场的客户群体,共同建立馆配市场数字资源生 态系统。第二届全国出版物馆配馆建交易会现场,安徽出版集团、青岛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现代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和北京中青雄狮数码传媒科技有限 公司等22家出版机构就电子出版物交易平台与人天书店集团签约。
图书馆开启数字化转型
对于图书馆来说,传统图书馆目 前面临着馆舍拥挤、热门书和教参书复本不够、服务模式转变等难题。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熊丽认为,要解决以上问题,数字化转型是唯一出路。目前,期刊的数字化 转型基本完成,正走向新一轮的OA转型,图书的数字化转型已经开始,但远未完成。以高校图书馆馆均文献资源购置费的趋势来看,电子资源的购置费近年来持续 走高。据《2012年高校图书馆发展报告》显示,2006年~2012年,501所高校图书馆纸质文献资源购置费约为12.5亿元,从2010年以来持续 走低;446所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购置费总采购费用约为8.39亿元,约占馆均文献资源购置费的37.4%,自2006年以来持续增加。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