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请扫二维码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冰河图书工作室 >> 联系我们 >> 【出版资源】 >> 【综合资讯】 >> 正文

网络写手屡遭“坑爹”陷阱

[ 来源:佚名    点击数:592    时间:2011/10/23    编辑:冰河 ]
冰河文化图书策划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编辑组稿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加工修订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图书插画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个人出书业务介绍

 

 

图书工作室 讯:

网络写手屡遭“坑爹”陷阱

?  
电子版权签约怎样规范,内容提供方权益如何保障,成为数字出版聚焦点之一。

  ■本报记者 周 猛

  百万年薪稿酬、实体书出版机遇、圆你一个作家梦……在数字出版、电子阅读盛行的当下,各大电子阅读平台为争夺网络写手以充实平台内容,纷纷为写手绘制“蓝图”;但也有些“蓝图”竟成了画饼和“坑爹”陷阱。
  近日,有网名为“逆天追忆”的写手在天涯社区发帖揭露电子版权陷阱,指控了三家网络公司和一家出版社与其签电子版权时“黑”和“骗”,记者几经周折联系到该帖作者“逆天追忆”,并采访了其他业内资深人士,就这一现象发表看法。

  分文未赚! 流量为零?

  网络写手“逆天追忆”是身在广州的一位普通职员,他向《出版商务周报》记者介绍,自己2009年步入网络写手行列。最初在天涯等论坛发布原创小说,获得了一定口碑。不甘只赚热闹的他也在寻求出版的机遇,而网络阅读平台 “低门槛、高收入”的渠道端口成为了像“逆天追忆”这样民间写手的不二选择。自2009年至今,“逆天追忆”先后选择了五六家网络平台进行签约,但几年下来,“一分钱未赚到不说,版权也归了别人”。
  “逆天追忆”对《出版商务周报》记者说:当时,北京某信息技术公司编辑联系到他,提出签约他的作品,并推荐其作品在电信运营商平台上发布。梦想挣得人生的第一桶金的“逆天追忆”迅速地与其签署了电子版权协议。但作品在上架销售后,合同中规定的三月一结算一直未能实现。此外,“逆天追忆”在一年中先后登录作者后台查询购买阅读量时发现点击是零,对此,该公司编辑答复给“逆天追忆”,网站严格按后台流量计费,后台显示为零就是零。
  不久之后,因为网站编辑邀请,“逆天追忆”又与一家小说网站签署了合作协议。该网站隶属于国内知名出版社。网站编辑声称,只要作品在年底前能在网站上获得排名,就有机会获得实体书出版机会。此外,小说还可以在网站上实现商家销售,并获得完本保底奖金。但签约后“逆天追忆”发现,该网站作为出版社的子公司,几乎没有知名度,点击量少的可怜,至于获利更是天方夜谭。原本以为还可获得保底收入,但网站一直以领导未签字为由迟迟未发放。据合同签署已过两年,“逆天追忆”早已成家生子,可几百元的保底问题依旧悬而未决。

  稿费永远“在路上”?

  记者随后致电两家公司,2009 年与“逆天追忆”签约的北京某信息技术公司刘姓负责人接受了《出版商务周报》记者的采访。该负责人表示公司2010年才进入手机阅读领域。通过对小说内容、格式的加工与输出与电信运营商达成合作,为移动阅读平台提供内容。该负责人表示,目前移动终端阅读存在高额的获利空间,曾有作者单月稿酬达186万元。但被问及稿酬是否实额发放问题时,该负责人表示:目前还未发放,虽有高额稿酬报价,但写手目前获得的只是账单。该负责人把这一现状归咎于电信运营商的管理体制,“组织系统庞大,审批机制较慢,账单虽然发放,但款项仍需等待,稿酬不会拖欠,只是时间问题”。
  谈到作者数据监控后台时,该负责人表示,由于公司组建初期的不成熟,早期公司未给作者提供相关查询平台,订阅数字、稿酬金额、账单发放等信息只有通过QQ群告知给作者,确实存在体系不明等情节。对于“逆天追忆”所言2009年签约,并通过后台查询流量为零的情况,该负责人表示并不知情。
  记者随后联系到“逆天追忆”签约的小说网站,负责人介绍该网站正在举行写手福利计划,即签约作品在网站上获得排名后即有机会实体书出版,问及到底能不能出实体书,该负责人表示实体书出版涉及内容审批,某些作品虽然在网络上获得大量点击,但其内容不适合实体出版,这涉及到审查问题。至于保底奖金,作者在完成更新完本后,可向网站申请保底奖金,但仅有一次,数额在几百元左右,对于记者问其发放流程及时间,该负责人没有做出回答。

  独家条款还锁定版权?

  据了解,目前写手与网络平台签署电子版权协议主要有几种方式。一、与小说网站签约,将原创作品直接在该类网站发布,通过点击量获得稿酬。二、与内容加工方合作,即通过中介公司对原创文章的加工与制作,输出至电信运营商平台,达成移动终端销售,最终进行分成。三、挂靠出版社阅读出版平台,寻求实体出版机遇。四、通过工作室、中介公司谋求实体出版。但不少作者向记者反映,纵使模式不同,都不能保证其中存在很高的风险。
  山东青岛的网络写手小廉向记者透露,与“逆天追忆”有过相同遭遇的作者不在少数。自己有不少朋友都从事网络文学创作,作为“弱势群体”,网络写手只能靠自身在进行渠道摸索。但相关机构、平台大小不一、制度体制不一、运作模式不一,作者无法区分优劣,只有摸着石头过河。
  小廉表示,自己和朋友都有过被骗经历,很多“编辑”主动联系到他们,以实体出版或高额利润为诱饵,骗取作者与其签署版权协议,但往往协议一签,或毫无利润可言,更有公司整体“消失”,自己作品面临丧失版权及盗用、篡改的命运。
  通过从“逆天追忆”处获得的电子版权合同文本发现,网络签约方式有独家及非独家两种,选择独家授权,网站具有该作品的5年(其他平台年限不等)电子版权所有权,此外,网站拥有该作品的实体出版优先权,如作者想通过其他出版社出版作品,须先由该网站提供放弃实体出版声明,“逆天追忆”表示,这其实就是一种版权锁定。电子与实体版权都归了网站,签署该类合同的作者都将深受版权丧失之苦。

  谨防网络平台瞒报收入

  针对问题不断的电子版权纠纷,华文天下图书有限公司总编辑、知名策划人杨文轩向《出版商务周报》表示,网络平台创作不受传统出版限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及运作空间。互联网发表渠道经历了从创办到逐渐成熟、免费至收费的过程。网站与写手的合作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网站为拉拢作者提供丰厚利润,而作者签约网络平台也要承担作品是否能运营成功的风险。作者签约网络平台,产生合约纠纷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基于历史问题,即作者“火”与“未火”时对版权合同的不同态度。二是网络平台存在瞒报稿酬收入,这也是中国出版产业的一种现状。杨文轩表示,面对纷繁的网络平台,作者一定要慎重,选择网络平台,就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商务印书馆版权法务部主任刘禹认为,鉴于网络阅读平台的发展,出版概念也将作出调整。数字出版、网络、实体都属于内容传播的方式。对于作者作品来说,不同的内容类别,在选择不同的渠道进行传播时,会得到不同的市场反应。作者与网站产生纠纷,一是由于传播力度受限。二是经济收益。大型阅读网站体系明确,但竞争激烈,作品容易被湮没,因此有不少作者选择小网站签约,这也面临了市场风险,渠道还待监管,作者本身也要有一定的市场调研,应对潜在的版权问题。

[1]

  • 上一篇文章: 于丹说生活方式:我就是一个文艺女中年

  • 下一篇文章: 教师用书将步教辅后尘?
  • 策划组稿业务介绍】【设计制作业务介绍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读了这些书,谁都能写好今年…[3684]
  • 2019年“扫黄打非”十大案件…[6834]
  • 2019阅文女频年度好书榜日前…[16545]
  • 2019图书市场报告发布:新书…[2868]
  • 北京阅读季:北京阅读空间漫…[6608]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员工培…[10365]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华夏银…[9233]
  • 本公司企业出书业务介绍[63913]
  • 科普类读物插画选登(单色灰度…[10935]
  • 健康科普类读物内文插画2[10870]
  •  
     相 关 文 章
  • 中青布鲁姆斯伯里公司成立 首…[1861]
  • 3小时订单破千万!2020浙江省…[1711]
  • 培养阅读力是塑造孩子学习力…[1990]
  • 中少总社“父母学习计划”燕…[1696]
  • 2020年10月中国青年阅读指数…[1729]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0 北京汉图图书公司        站长:冰河        页面执行时间:62.5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