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与狼共舞 机遇危机并存
2011年9月6日至9日,全国少年儿童图书交易会将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十二五”开局之年,面对产业升级、数字出版、大的市场竞争主体出现等一系列问题,少儿出版将如何突破自身发展的瓶颈,实现出版业态的转型,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业内人士。 ■本报记者 刘 佳
2011年——“十二五”开局之年,作为整个出版产业中增长幅度最大、市场化程度最高的板块之一,少儿图书市场依然处于一个比较快的增长阶段,从开卷以及各种数据都可以看出,少儿图书不管是在地面书店还是网络书店上的销售依然都在比较快速地增长,少儿图书市场的整个规模仍在继续扩张。 但正如狄更斯所说:“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面对产业升级、数字出版、大的市场竞争主体的出现等一系列问题,少儿图书出版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圆满,图书销售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特别是网络销售商的价格战对少儿图书出版的冲击不容忽视,加上全国绝大部分出版社都高调介入少儿图书,事实上少儿出版正处于一个“与狼共舞”的时代。
儿童文学 市场前景独好
对于今年少儿图书市场呈现的特点,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社长张秋林认为,首先,少儿文学畅销书依旧继续引领市场。像二十一世纪社的《皮皮鲁总动员》,印数达2000万册,明天出版社的《笑猫日记》持续旺销,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的《冒险小虎队》也有持续良好的市场表现。其次,少儿科普图书愈来愈热。经过若干年持续引进国外优秀科普图书,科普读物的出版与阅读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二十一世纪社出版的少儿科普漫画“我的第一本科学漫画书”系列已出版27册,累计销量400万册。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可怕的科学”系列也受到读者的青睐。第三,原创漫画方兴未艾。二十一世纪社与《知音漫客》联手打造的“知音漫客”丛书迄今已出版七大系列,共计70个品种;其中的《偷星九月天》发行已突破1000万册。第四,网络游戏的衍生产品热销,线上与线下产品互动,在市场上呈现出一枝独秀的势态,如江苏美术出版社的“赛尔号”系列图书长期占据开卷等畅销书排行榜。 而对于少儿图书市场的未来走势,张秋林的看法是:首先,少儿文学畅销书的出版将继续引领少儿图书市场。其次,在引进的图画书的带动下,原创图画书在未来三五年内会逐渐繁荣。国外优秀的图画书悉数被引进,很多出版社都在学习借鉴其创作手法和推广经验,原创图画书的出版会日益增多。第三,低幼玩具书的市场愈来愈被看好。有着互动功能、益智益趣的玩具书将成为白领家庭的新宠。第四,基于iPad的儿童数字出版会被读者广泛接受。第五,纸质有声读物将大行其道。点读笔使低幼读物有声化,是低幼读物的一场革命。
数字出版 期待成熟模式
数字化已成为不容回避的发展趋势,在当前信息化、网络化发展迅猛的时代,一向被认为会受数字化冲击最小的少儿出版也开始了在数字出版上的布局。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的数字出版战略已经启动了大半年,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据中少社社长李学谦介绍,该社的中少数字图书馆已经初步完成,并将于10月份推向市场,这个数字图书馆可以根据客户需要推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服务,不仅可以装备公共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还可以给家庭来装备。同时中少社已经在工信部申请到了电信增值服务商的资质,即全网SP的资格。中少数字出版平台也纳入了新闻出版总署的改革发展战略库,该社的低幼读物电子刊也在陆续开发中。 二十一世纪社的网络出版(电子书、电子杂志)也已经初具规模,该社2010年电子书销售320种,利润20000多元,其中在移动阅读平台销售20种,利润17000元。 对于数字出版,童趣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侯明亮认为,目前,各少儿社都在探索数字出版的模式,也都在用各种方式,实实在在地做一些事情。但是事实上,成熟的商业模式并没有形成。例如,虽然当年苹果iPad让大家眼前一亮,童趣也在iPad上尝试做一些数字出版的东西。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比如当图书是免费下载的时候,两三天就可以达到几千册的下载量,而一但收费的话,两三天里面能有三本五本的下载量就不错了。所以,他认为当下的数字出版还是没有看到突破和方向性很明确的东西,缺少实质性的成果。并且他认为少儿出版作为大众出版的一个大板块,畅销书的拉动很重要,需要树立品牌,也需要其他一些关联大类的产品的推出,比如影视、动漫、网络游戏。
居安思危 寻求创新突破
全国专业少儿出版社不过三十余家,但出版少儿类图书的出版机构却远远大于这个数字。 对此,明天出版社社长胡鹏表示,如果把民营书商在少儿图书市场介入的力量计算进来,整个少儿图书市场可以说是群雄逐鹿、硝烟弥漫。甚至一度被视为门槛较高的原创儿童文学领域也不乏民营书商的身影。专业少儿社、非专业少儿社、民营书商纷纷出招,争夺作家资源,争夺的结果是作家价码越来越高,出版成本越来越高,资源不断被碎片化。 所有的出版社都在出少儿书,必然造成资源、人才以及销售网络、卖场展示等一些方面的竞争加剧,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认为,这些问题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很长的时间,要经过优胜劣汰之后才能解决。 海豚出版社社长俞晓群也认为,今年已经过去的大半年并没有比较畅销的书系、品牌、热点,也没有太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亮点不多,整个少儿出版处于比较焦灼的状态。 资源的缺乏,市场的扩展,以及无序的竞争都是目前少儿出版面临的危机和困境,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李远涛表示,资源是有限的,市场规模的扩展,一方面是良性的,一方面从竞争的角度讲是有问题的,大家都进来抢东西,这就是无序竞争。国内的原创资源供给和引进资源供给都到了一个瓶颈期,所以经常会看到很多的书被重复出版,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人类对石油和天然气的渴望一样,资源的缺乏所带来的后果就是良莠不齐,重复出版以及抢夺资源形成的无序竞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还得靠政策调整和市场化。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