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生活书 驶入慢车道
■付 刚 青岛出版社健康出版部主任
随着当今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近年来生活类图书一直保持着高于整体图书市场的增长速度。但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增长迟缓,尤其是2011年上半年,整个生活图书市场就像问题频发的“高铁”,进入了慢车道,市场指数停滞不前。当然这主要体现在曾独领生活类图书风骚的大众健康类图书风光不再。
健康书 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张悟本等人营造的养生书热潮,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销量神话,而随着“东窗事发”,公众、专家对养生图书乱象的批判也达到了顶峰。 为进一步规范养生保健类出版物管理,新闻出版总署公布了24种编校质量不合格的养生保健类图书,要求出版单位将其全部收回销毁。同时,向社会公布了53家具备养生保健类出版资质的出版单位名单。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大众健康类图书市场需要规范,就必然经历一个大浪淘沙、去伪存真的过程,逐渐从“乱而无序”走向“健康有序”。 相较以往对内容的盲信,现在读者对图书的内容有了较为理性的判断。因此,2011年上半年各家出版社在大众健康类图书的出版上也更趋理性,更加注重培植实用书,更加关注细分市场。 注重实操性,关注中医传统养生 针灸、拔罐、刮痧、中药验方等日常便于操作且安全有效的保健类图书,日益受到出版社的青睐。比如凤凰出版社的《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吉林科技出版社的《刮痧治疗常见病》,北京出版社的《张秀勤极简刮痧》,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的《李志刚穴位养生书》,实操性很强,都有着不错的销售业绩。 白领养生, 更有针对性 大众健康类图书市场一直以来以中老年人为主要读者群,经过近几年来的发展,选题开发空间日趋缩小。因此针对特殊的群体开发选题,通过高效的市场运作做大体量,不失为明智之举。如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上班族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健康,他们追求的个性化阅读决定了出版方向的多样化。如上海科技出版社最新推出的《白领养生的智慧》,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活力上班族》、《排排更健康》、《痘痘书》,光明书架策划的《我能让你睡》,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白领面临的健康问题进行指导。 概念书仍然大有可为 就某个概念,做深做透,所谓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往往能出奇制胜。如光明书架策划的《晚间西红柿减肥法》、上海锦绣文章策划的《卷卷就能瘦》,都是以亲身经历推广瘦身理念的图书,对于想减肥又没有时间去健身房的读者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广西科技出版社的健康图书出版一向剑走偏锋,走时尚健康路线,对这类题材一向比较关注。他们推出了《生姜养生法》、《年轻10岁的柔体健康法》,用轻松活泼的语言和图画,把要表达的健康概念透彻地传达给读者。 这类图书大多是引进版权的图书。由于医疗体制、医学技术以及国民整体健康素质的差异,欧、美、日等地区的健康图书的品质明显高于我国。但是由于生活习惯的差异,在图书版权的引进上往往存在着“水土不服”的问题。如何引进适合国内读者阅读需求的大众健康类读物,然后进行优化及技术处理,使其“软着陆”,是需要重视的课题。 女性健康,女性阅读 女性一直是图书市场,特别是生活图书市场最大的受众,健康图书同样如此。如青岛出版社出版的《细节决定健康》系列,其中女人版销量是男人版的两倍。黑龙江科技出版社推出的《女人不衰老的活法》目前在当当网健康类图书排行榜位居第二。他们又乘势推出《女人不衰老的活法2》。吉林科技出版社在相继成立了健康图书出版公司、美食图书出版公司之后,又成立了女性图书出版公司,可见对女性生活图书出版的重视。 总之,在目标读者方面,目前健康类图书已基本实现“分众化”,覆盖了各个年龄层和社会群体。但如何做深做透,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图书产品线,还有待破题。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