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鞠大伟
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以下简称“出版传媒”)的“十二五”征程已然开启,未来五年被集团定位为主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实施重点图书发展战略,以重点书为带动,打造主业市场竞争力,实现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
多样产品夯实基础
在“十一五”期间,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坚持挺拔和突出出版主业,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借力资本运作集聚内容、创意、品牌、作者等出版资源,以稳健的发展之势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图书市场上开疆辟土,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和最佳结合。
2008~2010年三年间,集团共出版各级重点图书1421种,占公司三年出版图书总数的16%,占三年出版新书的22%。三年年均获奖图书均在百种以上。
据辽海出版社副总编辑于景祥介绍,仅辽海社在“十一五”期间就有二十余种图书入选国家级重点出版项目,其中有多种图书获得了国家级大奖,有7种图书获国家古籍图书评选一等奖。
此外,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十一届哈尔滨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推出了《中国共产党奋斗进取90年》、《国情备忘录》等纪念建党90周年的重点图书,并为纪念全球销量突破1000万册而推出了修订版《柏杨版资治通鉴》等经典图书,受到全国经销商和各界读者的广泛关注。
九大目标勾画蓝图
北方联合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红表示,未来五年被定位为出版传媒主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将加快实施重点图书发展战略,致力构建起具有北方出版传媒特点的重点图书产品体系和精品工程体系,以重点书为统领,进一步提速质量效益发展,持续打造出版主业核心竞争力。
首先,出版传媒将构建集团的重点图书主体产品线,形成以重大时政、文史社科、医药建筑、低幼少儿、文学艺术、美术设计、文化生活、“走出去”优秀图书项目为主体的重点图书产品体系。其次,实现重点图书、获奖图书的品种数量比“十一五”期间增长20%,重点图书出版比例占当年公司出版图书的25%;提升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三个一百”原创工程图书、向全国青少年推荐优秀图书项目、重大政治纪念活动入选项目和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项目等的比例比“十一五”期间增加50%。再者,以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为基点,实施公司重点图书选题拉动战略,构建公司重点图书出版工程——“北方出版传媒文库”,力争“十二五”期间推出百种反映公司文化追求和主业特色,展示公司品牌形象和竞争实力的重点图书项目。
此外,出版传媒还进一步完善了支撑重点图书发展的制度体系、扶持政策和机制平台。
出版传媒通过设立重点图书项目奖励资金对于重点图书项目给予奖励。还将筹建北方联合出版传媒主业发展基金,借助资本力量和社会资源,使资本运作和主业发展实现共享。
出版传媒还将建立公司重点图书评价体系,基本形成选题、内容、价值、效益、品牌一体的评价标准,提高公司重点图书的价值含量和效益水平。并以重点图书项目为抓手,通过重点图书项目的运营,建设一支具有创新意识、效益意识的优秀编辑队伍和出版策划创意人才队伍,以丰厚的人力资源来保证公司重点图书项目持续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