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经济政策走向考验财经出版神经
■ 商报记者 蓝有林
近来,各种经济政策接二连三地出台,其中有关房地产调控和转变增长方式的政策尤其多,引发国内专家、学者、企业家乃至民众线上线下的广泛讨论。值得一提的是,此番种种观点的对擂,短时间内就或直接或间接地波及到了与之最为相关的财经出版领域,不少财经出版的细分板块都已折射出经济政策的影子。
政策频出难保淡定
在采访过程中,不少受访者表示,国内不少财经出版力量近年都在不同程度地追经济热点,或出版解读相关经济政策方面的图书,或力推有望受益经济领域的细分板块图书,即便主攻引进版图书的出版社也在选择品种时不由自主地向经济热点问题靠拢。比如在金融危机最为严重的时期,国内就大量策划或引进出版一批相关图书,其中国内原创的“货币战争”和“郎咸平说”两大系列,至今仍然占领着各大书店财经图书畅销榜前列。而即便步入后金融危机时代,针对金融危机及国家出台的经济刺激政策,又有《华尔街》、《峭壁边缘》、《大而不倒》、《高盛帝国》、《大空头》等一批反思作品出版,并均有不俗表现。
中国经济出版社副社长毛增余为此向记者表示,该社今年主要出版方向就是围绕各项经济政策来做文章。他说,针对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该社今年将出版《中国房地产大趋势》、《中国房价大趋势》等图书,预计会有一定的市场;而如果房地产调控政策真正初见成效后,那么从原来炒房资金今后的流向考虑,证券投资类图书市场势必值得期待。同样,针对老百姓最为关心的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形势问题,该社今年1月推出的《重庆模式》、《起诉高盛》两书已分别销售1.6万册、1.7万册,而在两会之前就率先出版的《民富优先——二次转型与改革走向》等图书,因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分配机制改革大方向高度吻合也抢得了此类图书市场先机。不过,他也表示,该社《低碳之路》等有关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类图书,尽管去年获得销售超3万册的好成绩,今年销量或将受到核辐射等负面影响而下滑。
“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相关政策对财经出版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产品经理卢俊认为,根据他掌握的情况,经济理论、政策、趋势的解读类图书将成这一时期财经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该社的《中国大趋势》、《中国大趋势2》以及中信出版社的《世界大趋势》已一跃成了近两年来的热门图书,为此该社新近还将推出《福布斯说:资本主义真相》等产品。
他说,随着大众对经济学及涉及民生的经济政策的关注度提升,国内经济学家阐述大众经济学的作品也有望成为炙手可热的新细分,如该社的《一沙一世界:郭凯经济学札记》和江苏人民出版社的《穷人通胀,富人通缩》等贴近民生话题的图书就备受关注。
北京湛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晓晖则表示,紧跟现行政策出版相关财经图书的做法多为传统出版社的做法,比如红旗出版社去年就推出了《提问2010》并获得了较好的市场表现。但从现行产业政策导向的角度,势必会影响财经出版的方方面面,比如前些年投资盛行,因为企业主及其管理人员等读者群注意力的转移,管理实务类图书市场就相对萎缩,销售类图书则比较平稳。如今,因为网络行业的管理相对宽松促其较快发展,有关新经济、互联网趋势、团购方面的图书正逐渐受到重视。
领先还是跟进是个问题
当然,在商业社会的转型期,受经济政策出台刺激的,远远不止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引发大众经济学等几个细分领域,创新和创业类图书的趋热也较为明显,近年先后有一批介绍国外创新商业模式、优秀企业传记类图书出版,比如《追求卓越2》、《免费》、《Facebook效应》等均为近一两年财经畅销书的主流。
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五事业部经管部主任张立红对此甚为认同。她说,该社引进出版的《创业宝典》已经推出第四版,本版原创的《创业摇篮》也有不俗的市场表现,最近还将把目标读者下移至高中生,从配合国家经济政策角度出发,围绕选择上升通道行业就业出版了《看就业选专业》等图书。陈晓晖则介绍,今年广东省提出要打造“幸福广东”,预计“幸福”也将成为今年出版关键词,该公司年初为此引进出版的《真实的幸福》等积极心理学之父的系列作品已在市场热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