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请扫二维码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冰河图书工作室 >> 联系我们 >> 【出版资源】 >> 【出版人物】 >> 正文

《独唱团》解散 韩寒称合作方无法操作

[ 来源:佚名    点击数:1352    时间:2011/1/4    编辑:冰河 ]
冰河文化图书策划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编辑组稿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加工修订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图书插画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个人出书业务介绍

 

 

图书工作室 讯:

《独唱团》解散 韩寒称合作方无法操作

从2010年7月6日第一辑《独唱团》出版,到2010年12月27日宣布团队解散,不到半年时间。去年12月27日凌晨,《独唱团》主编马一木在微博写道,杂志团队正式解散,独唱团彻底成为绝唱。不过记者获悉,韩寒的《独唱团》第二辑已经印刷完毕,即将于今年1月下旬正式推出。但是令人吃惊的是,《独唱团》第二辑的出版商已经由第一辑的华文天下变成了磨铁图书。 炒作挣扎了两年多,去年7月韩寒才推出《独唱团》第一辑。因为出版过程的曲折、韩寒庞大的粉丝群,短短一周内50万册就销售一空。有记者推算说,截至目前,《独唱团》第一辑在全国的销售量超过了150万册,每册售价16元,按照一线畅销书作家版税20%左右计算,韩寒在《独唱团》上的收入应该有500万元以上,出版商的收入更是惊人。如此大的利润,华文天下为什么还放弃了呢?“他是个能‘惹事’的人。韩寒每次都会在杂志中提出很多敏感新锐的话题,每次审核都困难重重,第一辑出版先后换了不下十家出版社,第二辑难产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不少出版社一看内容都避而远之,这让出版商很难运作。”华文天下的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那么磨铁图书能够突破这个限制吗?他们真的能够给韩寒申请到刊号吗?这其实是一个很悬的问题,或许又是一拖经年。


 

       作为一个有传统作家情结的人,韩寒对书号和刊号的执著虽然可以理解,但又显得有点滑稽。韩寒少年成名,豪放、激情、出言不逊,他就是现代愤青心中的指南针,他们以看韩寒的博客来治疗心灵的伤痕。国内外的媒体也纷纷给韩寒送来一顶顶的帽子,虽然他表面上毫不在意,内心却在坚韧地寻找。这让他试图扩大自己的城池,从博客王向传统出版市场渗透。 在迎战舒马赫之前,韩寒说:“玩玩看呗,这世界没有一定的。”《独唱团》的遭遇也很好地证明了这句话,有些事情是可以换个角度来看的,不一定要争个头破血流。韩寒从来都是聪明的人,现在不知道是抹不开面子还是传统情结太重。徐静蕾大姐已经给他做了个榜样,玩电子杂志或许才是韩寒的出路。 只是,韩寒的野心太大,在他眼里电子杂志上不了大堂。凭借韩寒的聪明,相信他会找到一条既不辛苦又能持续发财的道路。这一切都以他现在的貌似挣扎和敢于言说为基础。 (一鸣)

 

       韩寒博客“交代”《独唱团》团队解散原因—— 称“能力有限” 无力支撑《独唱团》

  合作方均会在谈判完成或者下厂印刷之际突然表示无法操作

  □小新

 

  继《独唱团》杂志团队正式解散的消息被执行主编马一木在微博发布并得到《独唱团》视觉总监周云哲、韩寒助理金女士证实后,韩寒昨天也在博客上证实,《独唱团》的确已经无限期停止。

 

  在谈到团队解散的原因时,韩寒说,《独唱团》第一期“出版后由于被认为是以书代刊,所以相关合作单位受到牵连,为了避免牵连到市场上其他一些丛书的出版,做到完全符合国家的相关出版条例,所以《独唱团》转到了磨铁图书之下作正规刊物化的努力,但所有的努力包括已经谈定签订的多家合作方,均会在谈判完成或者下厂印刷之际突然表示无法操作”。据国家有关规定,期刊出版必须经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批准,需有国内统一刊号才能出版。

  至于善后工作,韩寒表示公司将继续全薪供养团队所有员工半年,“作为大家另寻工作的准备,所有被选用但未及刊登的未来几期稿件,《独唱团》将支付一千元一篇的退稿费用,或者作者可以选择接受一字一元的稿费价格,编辑部将负责推荐给其他优秀文艺杂志。”

  韩寒还提醒读者,“市面上在成功销售的小开本独唱团,独唱团第二期,独唱团第三期,合唱团各期,明天独唱团等均是盗版,请谨慎购买”。 ◎张敬伟

      一个韩老师,不单是岁月对韩寒的催熟,也意味着韩寒思维的棱角被红尘激浪冲荡到圆熟。这不怨韩寒,因为每一个人都会经历同样的人生际遇。好在韩寒毕竟不同于常人,他可以放弃理想的《独唱团》,画上“绝唱”的休止符,也不会随波逐流。

 

  12月27日零点,《独唱团》执行主编马一木在微博上放了一瓶酒的照片,并配文称,“这瓶酒本来是韩寒拿来准备给《独2》上市庆功的,现在要封存几年了。《独唱团》团队宣布解散。我不愿相信这是真的,我坚信我们会重新回来。”此言一出,即在网络上引起热议,无数网友猜测、质疑《独唱团》停刊的真正缘由。(12月29日《广州日报》)

 

  对于停刊,韩寒有话要说,先称没有受到有关部门压力,再言不知得罪了哪个朋友。加上主编暗示的财政困难,使得《独唱团》停刊的原因变得迷雾一团,讳莫如深。

 

  不过话说回来,韩寒《独唱团》变成寒冬“绝唱”,早就有人论议,现在停刊是一语成谶。看上去有些宿命,实际上合乎情理。这本杂志从拟议到出笼,可谓好事多磨。也就是韩寒,借着网络时代凝聚的青春人气,才能孵化出超级理想的这本文艺刊物创意来。其高于一般刊物10—40倍的高稿酬,其思想和文本的信马由缰,决定了这本杂志先天的财政隐忧,哪怕韩寒有着不错的家底——不要忘了,《独唱团》不欢迎广告,不需要赞助。可以说,这本杂志今年7月初能够出刊,已经是极大的成功。在现代中国,一本纯粹理想主义的文艺杂志,出现在市场上,而且热卖热销,制造了中国出版界的神话,所有人都该大呼阿弥陀佛了。

 

  在诸多牵绊的现实世界,能够轰轰烈烈、理想主义地活得那么精彩,纵如流行倏然划破夜空,韩寒本人已无悲戚更无遗憾。在喧嚣的大众娱乐时代,由于《独唱团》变成了寒冬里的“绝唱”,这也使得处女刊的《独唱团》成为文艺青年和娱乐炒家们回顾的热点。人们会再去热议歌手周云蓬的《绿皮火车》、网络红人罗永浩的《秋菊男的故事》、蔡康永的《脏话到底脏在哪儿》,以及欧阳应霁、石康、艾未未、彭浩翔等时尚文艺人的东东。当然,韩寒自己的连载《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也会让喜欢他的人感到莫名感伤。公民韩寒,其实已经尽到了他应尽的责任。

 

  不过,人们在唏嘘之余,也会深思。虽然首期《独唱团》尽了最大可能去满足韩寒的文艺理想,但实际上已经少了许多的锐气和个性。尤其是,韩寒早先在博客上所宣称的文字没有出现。就像韩寒自己所言:“虽然作者们提供了非常优秀的文章,但它终究只是一本文艺读本,无论是从程序上还是从本质上,他都无法承载很多人对于改变现状,改善社会的期望。如果你抱着想看战争片的心态误看了一部文艺片,无论这部文艺片多好,你都会失望。”

 

  韩寒的流行,如果是因为网络红人,那就变成了“芙蓉姐姐”和“凤姐”等异类人物;韩寒的流行,如果是因为网络小说、赛车手,那也很容易为大浪淘沙的娱乐时代所抛弃;韩寒的可爱,是因为他的公民精神和战斗性。就如韩寒的失望——《独唱团》“终究只是一本文艺读本”,连这样的理想都会遇到现实的羁绊,那韩寒的独唱团也只能停留于纤弱文艺的哀鸣,无法升华到启蒙公民意识和涵养公民社会的目的。就此而论,《独唱团》成绝唱是必然的宿命。

  更耐人寻味的是,人们看到的“坏小子”韩寒在岁月的潮流中已经变成了《独唱团》编辑团队的“韩老师”。一个韩老师,不单是岁月对韩寒的催熟,也意味着韩寒思维的棱角被红尘激浪冲荡到圆熟。这不怨韩寒,因为每一个人都会经历同样的人生际遇。好在韩寒毕竟不同于常人,他可以放弃理想的《独唱团》,画上“绝唱”的休止符,也不会随波逐流。

[1]

  • 上一篇文章: 芳华重现 三毛辞世20周年纪念版传记出版

  • 下一篇文章: 名家眼中的三毛:她影响了一代人的精神生活
  • 策划组稿业务介绍】【设计制作业务介绍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读了这些书,谁都能写好今年…[3293]
  • 2019年“扫黄打非”十大案件…[6645]
  • 2019阅文女频年度好书榜日前…[16263]
  • 2019图书市场报告发布:新书…[2633]
  • 北京阅读季:北京阅读空间漫…[6329]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员工培…[10088]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华夏银…[9068]
  • 本公司企业出书业务介绍[63740]
  • 科普类读物插画选登(单色灰度…[10784]
  • 健康科普类读物内文插画2[10722]
  •  
     相 关 文 章
  • 《中国港口》荣获纪录片(系…[880]
  • 产品+方案,是这家民营书企…[939]
  • 首都出版发行企业喜迎新中国…[974]
  • 书写当代新经验的独特样本 张…[838]
  •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来访当当,…[956]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0 北京汉图图书公司        站长:冰河        页面执行时间:78.1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