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请扫二维码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冰河图书工作室 >> 联系我们 >> 【出版资源】 >> 【综合资讯】 >> [专题]『书业观察』 >> 正文

如何看待校园写作发烧

[ 来源:佚名    点击数:2645    时间:2005/7/21    编辑:冰河文化
冰河文化图书策划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编辑组稿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加工修订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图书插画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个人出书业务介绍

 

 

图书工作室 讯:
“《萌芽》从1995年改版到现在整整10年了。”
    《萌芽》杂志主编赵长天先生回忆,10年前,他刚到《萌芽》担任主编时,它还是一个文学类杂志,读者群主要是中年人。当时由于文学逐渐边缘化,因此《萌芽》的读者以及投稿的作者很少,据悉,发行量才一万多份。当时的学生应试压力很重,他们的主要精力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很少有学生读文学杂志,他们的文学写作也不常见。
    当决定《萌芽》改版,面向高中生和大学生,让赵长天意想不到的是,自己的重新定位竟开辟了一个文学的新局面。
    但 “找不到好文章”就成了赵长天随之而来的苦恼。“改版后第一篇文章是我约苏童写的,当时考虑到他是一位年轻作者,小说《红高粱》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在全国也很火,反响非常大;另外小说可能也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体裁。很快发表达苏童写的《表姐来到我们村》,但是后来发现不行,中学生还是不喜欢看,他们认为跟自己的生活有距离,根本不看。”
    “寻找文章和作者的过程很困难。”赵长天回忆起10年前的情况如此概括。他发现十几二十来岁的青少年很少有搞文学写作的。
    为了把《萌芽》办成学生喜爱看的杂志,为了寻找作者,寻找好文章,“新概念作文大赛”应运而生了。
    1997年,《萌芽》联合几家大学共同举办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有4000人参加,凭一篇文章就能进大学,这个比赛立刻引起社会关注。第二届有一万多人参赛。而到现在,有七八万人了。
    看到今天青少年文学写作的这个局面,赵长天很感慨:“这10年来,文学写作的变化很大,《萌芽》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很难估量,但肯定会有一些影响。”
    赵长天说,现在自己再也不用为稿源犯愁了,喜欢文学写作的学生越来越多,从《萌芽》的发行量就可以明显看出来,它从原来月发行量一万多份到现在的50多万份,读者也转变成了高中生和大学生。至于投稿的人数从每月的一二百份到现在的几千份,投稿量起码是10年前的10多倍。而投稿的差别也很大,现在《萌芽》的主要作者基本都在30岁以下,尤其集中在大学和大学刚毕业,中学生占用稿量的1/3。
    可是来稿的中学生并不少,只是因为他们的生活面比较狭窄,主要就是读书考试,而大学生因为接触面要广一些,写情感比较丰富、复杂一些。所以采用的机率也要高得多。
    怎么看待校园发烧写作?
    评论家张柠认为,如果他们真的是在写小说,我们应该支持这种审美创造行为。问题是,他们真的在写小说吗?是不是什么人都能写小说呢?瞎编一些男欢女爱、武打破案的故事(story)就是小说(novel)吗?三分之一的中学生在写“小说”?我看,与其说他们是在写小说,还不如说在勤工俭学。他们的目标应该是《故事会》、《龙门阵》,而不是真正的文学期刊。今天的出版商对长篇“故事”(而不是真正的小说)非常感兴趣。因此,这不失为一种打工的好办法。
    评论家张闳也持相同看法,学生写小说,这本身没有什么不好的。但并不太关注。少年人标新立异、尖叫、恶作剧,等等,无论好事坏事,无非是要吸引别人的注意。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刻意去关注他们,听其自然。就算是坏事,实际上也不会有太严重的后果。青春期一过,多半就没什么事了。

文学理想国还是写作白日梦

    是什么制造了校园写作风?学生写作的动力和动机是什么?
    赵长天分析,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其一,文学本身是有魅力的,年轻人对文学有一种亲近感,他们有理想有幻想,而文学会给他们的幻想创造一个环境,通过文字表达想像世界想像未来。这种写作过去被割断了,这几年来,年轻人重新体会到了文学的魅力。
    其二,在商业社会里,文学的商业化,使得它带有功利性,写作变成了一条出路,当然在过去也有,但文学在商业化的环境下,宣传得更强烈。过去作家有名,但是稿费很少,可现在郭敬明能入“福布斯排行榜”,这对年轻人也是很大的动力,他们认为这是成名发财的捷径。
    张柠指出,所谓的“青春小说”在市场上的成功,正是这种所谓小说热的推波助澜者。他们拓宽了读者市场,抬高了文学图书的码洋。郭敬明、韩寒(还有一些老作家)等故事生产大户,就是文学市场的风向标,也是文学贸易的探路人。如今,这一文学贸易信息已经传到了中学生那里,于是,文学作坊如雨后春笋。当然,我们也可以把这种现象,看成是中学生厌恶应试教育而产生逃跑心理的表现。
    更多的受访者认为学生的这种写作与文学无关。
    “现在的学生是否有所谓的“文学梦”,我很怀疑。他们梦想成为托尔斯泰或歌德吗?实际上他们对此所知甚少。他们知道的无非是那几个在名利上刚刚获得成功的兄长或同龄人,这跟追星没有什么两样。最近正风靡的“超级女声”也是同样性质的文化现象。他们并非去投身歌唱艺术,而是想在电视上露个面,以求一夜成名。这种赌博心理,跟文学和艺术没有任何关系,他们只想着成功。”张闳尖锐地指出。
    孙云晓说,孩子的写作行为完全是环境使然,按说他们已经很累了,为什么还愿意写作呢?最好的解释是他们能在写作中找到心理平衡。
    “这实际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学现象,而是一个社会问题,是复杂的社会环境造成的。”
    他解释,一个班上也许有1/3的学生在写小说,但这1/3的学生里不可能都想当作家,他们的写作行为是社会的压力、生活压力、社会影响的后果和反映。
    这个时代是文学走向边缘化的时代,是多元化时代正常的现象,中学生出现不能视为一个单纯的文学现象。
    根据赵长天描述,10年前或更早以前,校园写作还不常见,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的文学热跟现在的校园写作有什么不同呢?
    张柠说,前面是思想解放运动的组成部分。人们一二十年都闭着嘴巴不敢说话,后来突然解禁了,所有的人都在张开嘴巴尽情诉说,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现象。思想解放刺激了文学创作,文学创作支持了思想解放,两者是良性的相互激励关系。今天是市场冲动刺激了文化产业(包括些小说和电视剧本),文化产业开辟了新的市场,就精神和思想领域而言,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关系。
    今天是一个噪音的时代,工厂机器的声音、打桩机的声音、广告的声音、歌星的声音,文化产业市场和农贸市场的叫卖声,乱成一片。我们缺少噪音吗?在这种噪音之中加入一些“奇幻”声(像日本的动漫)、“言情”声(像韩国的连续剧),有什么意义呢?我们今天需要的是“消音器”,消除噪音,增加真正有意义的声音。什么是真正有意义的声音,正是文学创作和人文学科研究要严肃思考的问题。

谁能抓住那千分之一的机会

    赵长天对学生的写作热情给予了一定的肯定,他认为学生喜欢文学写作对表达的培养、修养的提高很帮助,同时能丰富自己的学生生活。学生不是整天要拿着书,应该有他自己的兴趣,因此从这一点看来,喜欢文学写作并不是一个坏习惯。
    赵长天并不否认一部分人写作完全是出于表达的需要,同时他也肯定有学生写作带着功利性。
     “我接到许多学生的来稿,其中带有功利写作的学生还是很多,尤其是农村的孩子,他们在信中都诉说了自己窘迫的处境:家境贫寒,为了帮助家里减轻负担,解决自己的上学费用,因此他们在信中都流露出通过写作赚钱的想法。”赵长天说,面对这些孩子的恳求,他很理解他们的处境以及通过写作赚钱的愿望,但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因此他呼吁中学生不要因为醉迷于写作而影响了学业,影响了考试升学,就得不偿失了。对于学生来讲,现在的重点应该是升学就业。
    这些学生之所以有这些功利想法,赵长天分析说,韩寒、郭敬明的成功不但成名了,而且还能获得巨额利润,像郭敬明还上了福布斯排行榜,因此他们中间有些人就把写作作为一种奋斗的目标,他们并没有意识到韩寒、郭敬明的成功只是很个别的现象。如果大家都希望通过写作能找到一条出路,并寄托自己很大希望的话,到头来是会失望的。有的学生在信中流露出很明显的功利情绪。
    在给自己的来稿中,赵长天说它们大多数离发表很远,变成一个畅销作家是很难的。赵长天提醒这些学生不要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写作成名上,如果把文学表达作为一种乐趣,这无可厚非,但如果把写作当作自己成名的捷径,就大错特错了。这对人的全面发展很不利。
    张闳解释,文学是一种艰难的事业。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是终生的追求。小说尤其如此。小说写作需要对语言艺术的艰难磨砺,需要丰富的生存经验,需要对世界的强大洞察力和形式上的原创力。音乐、舞蹈、歌唱等艺术尚且有少年天才可以期待,小说艺术从来就不是这样。这并不是说中学生就不可以写作,而是说,这种普遍的写作低龄化现象,显然是畸形的和不健康的。中学生尽可以写作,但无非是他们的课程作文的某种代偿而已,跟文学关系不大。今天的这种畸形现象,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一是学校文学教育的陈腐,少年人没有受到良好的和完整的文学教育,以致他们想当然地把一些不像高考作文的文章就当作文学。二是成年人的不良影响。成年人,包括少年人的家长们,长期向少年人灌输通过投机取巧而快速名利双收的思想,这在根本上扭曲了少年人的心灵,也与文学的美好愿望背道而驰。三是文化市场和书商的恶意炒作。书商出于盈利目的,需要不断地炒概念,低龄写手是一个数量庞大而又廉价的文学劳动力群体,大多数低龄写手实际上是在文学市场被贩卖的“文学童工”。等新一拨更低龄的写手出现时,他们将被抛弃。

  • 上一篇文章: 一套教材解决两个问题

  • 下一篇文章: 加拿大出版商来华畅谈出版经
  • 策划组稿业务介绍】【设计制作业务介绍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2019年“扫黄打非”十大案件…[3792]
  • 2019阅文女频年度好书榜日前…[13741]
  • 北京阅读季:北京阅读空间漫…[2938]
  • 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2018年…[4252]
  • “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作者…[3711]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员工培…[6409]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华夏银…[5853]
  • 本公司企业出书业务介绍[60255]
  • 科普类读物插画选登(单色灰度…[7828]
  • 健康科普类读物内文插画2[7648]
  •  
     相 关 文 章
  • 《李宇春 真帅》骨灰级玉米出…[2698]
  • 一号“超级女声”:李宇春,…[3577]
  • 村上春树作品中的四种美[2525]
  • 作家品牌秀 市场人性化[2502]
  • 周汝昌:还原一段红史波澜[2510]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0 北京汉图图书公司        站长:冰河        页面执行时间:78.13毫秒